编者按
已经有很多人对P6作业工期类型作了说明,但都说的比较零散,不全面。这里结合自己的理解,对P6作业工期类型做整理归纳。
1、工期类型的应用场景
在对计划做进度更新或进度计算时,“工期类型”决定了作业的工期、资源(若为资源加载了单价,则也可决定费用)的投入情况。
只有在为作业分配了资源后,作业的“工期类型”属性才有意义。
针对不同项目实情,为作业指定不同的“工期类型”,对编制一个可执行的计划具有重要意义。
2、工期类型的设定
全局设置:在项目视图的“默认”设置页面,可以做全局默认设置。一般在开始编制项目计划之前指定合适的“工期类型”,这样,在编制计划时,新增作业都会默认为该“工期类型”。
单独设置:在作业视图的“常用”设置页面,可以对单个作业的工期类型进行设置。一般都是对加载了特殊资源的作业做设置。
3、工期类型的意义
固定单位时间用量:表明资源是有限的,不能加大资源投入,避免资源超额分配。
类似应用场景:一台机械一天最多工作24小时(增加机械数量不属于此情况)。
固定工期和单位时间用量:表明作业工期明确,资源投入有限。
类似应用场景:规定了工期的机械作业(增加机械数量以满足工期)。
固定资源用量:表明分配给作业的资源总量是固定的。
类似应用场景:标准工序,工时定额管理。
固定工期和资源用量:表明作业工期明确,资源总量固定。
类似应用场景:规定了工期的标准工序。
4、工期类型对各要素影响
工期类型主要影响三要素:“工期”、“资源用量”、“单位时间用量”。
不同工期类型下,单个要素改变对其他要素的影响,见下表。
上表不用死记硬背,我们记住2个规则即可推导出来工期类型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:
资源用量 = 单位时间用量 * 工期
(即 总额 = 单价 * 数量)
在工期类型没有提升“要素”的优先级时,工期的优先级最低;提升了多个“要素”的优先级时,排前面的“要素”优先级最高
根据这两个规则,可以推导出下表所示的优先级。
在上表所示优先级排序下,优先级越低,受影响越大。改变“工期类型”三要素之一,受影响的要素,永远是其他两个要素中优先级低的那个。
2017年5月公开课开课一览
May
日
2017年 5月
历
日
一
二
三
四
五
六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5月13日
武汉
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(免费)
5月13-14日
武汉
新形势下工程总承包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实务—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
5月19日
武汉
项目管理办公室(PMO)五星变革与建设
5月26日
南昌
新形势下PPP项目落地与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最佳实践分享会(免费)
2017年5月公开课开课一览
May
日
2017年 5月
历
日
一
二
三
四
五
六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5月13日
武汉
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(免费)
5月13-14日
武汉
新形势下工程总承包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实务—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
5月19日
武汉
项目管理办公室(PMO)五星变革与建设
5月26日
南昌
新形势下PPP项目落地与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最佳实践分享会(免费)